[访客]
图书馆是知识的海洋
登录 刷新
图书馆主页 检索 浏览 书评 统计信息
书目信息
封面图片
题名与责任说明
人类大瘟疫 : 一个世纪以来的全球流行病 / (英)马克·霍尼斯鲍姆(Mark Honigsbaum)著 ; 谷晓阳 李曈译
责任者马克·霍尼斯鲍姆; 谷晓阳; 李曈
出版发行北京 : 中信出版社, 2020.05
载体形态443页 ; 21cm
主题分析传染病
医学史
世界
近现代
分类号中图法分类号: R51-091
附注附:新冠大流行 · 特辑
标识和获得方式ISBN 9787521716269 (精装 ) : CNY78.00
索取号280 / 232
提要文摘20世纪初,现代医学和技术的高歌猛进曾让人类无比自信地以为自己已经战胜了流行病。然而我们错了。潜藏在自然界黑暗角落里的神秘病菌突然现身人类的大都市,导致成千上万人感染甚至死去。从导致上千万人丧生的大流感,到突然降临“天使之城”洛杉矶的鼠疫;从导致美国贵妇人神秘死亡的鹦鹉热,到感染后会出现大出血的埃博拉,每次疫情的暴发都令人猝不及防,打击着人类的自信。病菌的突然到来一时间会导致社会恐慌,甚至会引发一连串的社会和政治危机。但也有人迎难而上,去寻找病原体的真实面目。通过抽丝剥茧的探案式写法,作者为我们揭示了“微生物猎手”们是如何找到病原体和传播途径的,讲述了他们经历了怎样的挫折,遇到过怎样的阻碍,不同的“猎手”之间产生过怎样的分歧,最后又是如何取得成功的,以及尚有哪些谜题至今仍未被解开。全球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使得人类文明空前进步,但也正是全球化和城市化导致了病菌的全球扩散。短短几个小时,病菌就可能乘着国际航班跨越大洲和大洋,来到我们的身边,并在短短数天内,感染城市里成千上万的人。我们人类必将与病菌继续共存下去。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全球性的流行病还将会不时地出现。如果我们可以不断反思过往的教训,在研究病菌的同时,不断改善导致瘟疫暴发的社会和环境条件,不再狂妄自大,也许,我们在应对下一场全球性流行病时能取得比现在更好的成绩。
册信息
册序册条码号状态馆藏地索取号当前位置出版日期卷期价格注释借阅情况预约情况流通次数
B0080811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图书馆280/232   CNY78.00   




用微信“扫一扫”,关注“我爱图书馆”公众号,可获得超期、借书还书等微信消息通知